第二節 危險廢物的鑒別
2021-06-21 來自: 張家口大曉環??萍加邢薰? 瀏覽次數:19
第二節 危險廢物的鑒別
1. 危險廢物鑒別的程序是什么?
?。?)依據法律規定和《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 34330),判斷待鑒別的物品、物質是否屬于固體廢物,不屬于固體廢物的,則不屬于危險廢物。
?。?)經判定屬于固體廢物的,則首先依據《**危險廢物名錄》鑒別。凡列入《國*危險廢物名錄》的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不需要進行危險特性鑒別。
?。?)未列入《國*危險廢物名錄》,但不排除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的固體廢物,依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1~7)以及《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HJ 298)進行鑒別。凡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腐蝕性鑒別》(GB 5085.1)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急性毒性初篩》(GB 5085.2)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浸出毒性鑒別》(GB 5085.3)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易燃性鑒別》(GB 5085.4)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反應性鑒別》(GB 5085.5)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毒性物質含量鑒別》(GB 5085.6)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 5085.7)
?。?)對未列入《國*危險廢物名錄》且根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無法鑒別,但可能對人體健康或生態環境造成有害影響的固體廢物,由國*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認定。
2. 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期間、鑒別后應當如何落實規范化管理要求?
固體廢物在屬性鑒別期間,可暫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和“三同時”驗收的要求進行管理;固體廢物在鑒別后,屬于危險廢物的按照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要求進行規范化管理,屬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相應類別的管理要求進行規范化管理。
3. 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產生的固體廢物仍是危險廢物嗎?
根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 5085.7-2019)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后判定規則:
?。?)僅具有腐蝕性、易燃性、反應性中一種或一種以上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利用過程和處置后產生的固體廢物,經鑒別不再具有危險特性的,不屬于危險廢物。
?。?)具有毒性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利用過程產生的固體廢物,經鑒別不再具有危險特性的,不屬于危險廢物。除國*有關法規、標準另有規定的外,具有毒性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處置后產生的固體廢物,仍屬于危險廢物。
?。?)除國*有關法規、標準另有規定的外,具有感染性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后,仍屬于危險廢物。
4. 如何區分固體廢物與中間物料、副產品?
?。?)固體廢物與中間物料的區別:
根據《固體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34330-2017),中間物料符合以下兩類的,則不作為固體廢物管理:
?、?任何不需要修復和加工即可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質,或者在產生點經過修復和加工后滿足國*、地方制定或行業通行的產品質量標準并且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質;
?、?不經過貯存或堆積過程,而在現場直接返回到原生產過程或返回其產生過程的物質。
?。?)固體廢物與產品(副產品)的區別
根據《固體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34330-2017),利用固體廢物生產的產物同時滿足下述條件的,不作為固體廢物管理,按照相應的產品管理:
?、?符合國*、地方制定或行業通行的被替代原料生產的產品質量標準;
?、?符合相關國*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或技術規范要求,包括該產物生產過程中排放到環境中的有害物質限值和該產物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限值;
?、?有穩定、合理的市場需求。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屬于固體廢物,包括以下種類:
?、?產品加工和制造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邊角料、殘余物質等;
?、?在物質提取、提純、電解、電積、凈化、改性、表面處理以及其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殘余物質;在物質合成、裂解、分餾、蒸餾、溶解、沉淀以及其他過程中產生的殘余物質;
?、?金屬礦、非金屬礦和煤炭開采、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廢石、尾礦、煤矸石等;石油、天然氣、地熱開采過程中產生的鉆井泥漿、廢壓裂液、油泥或油泥砂、油腳和油田濺溢物等;
?、?火力發電廠鍋爐、其他工業和民用鍋爐、工業窯爐等熱能或燃燒設施中,燃料燃燒產生的燃煤爐渣等殘余物質;
?、?在設施設備維護和檢修過程中,從爐窯、反應釜、反應槽、管道、容器以及其他設施設備中清理出的殘余物質和損毀物質;
?、?在物質破碎、粉碎、篩分、碾磨、切割、包裝等加工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不能直接作為產品或原材料或作為現場返料的回收粉塵、粉末;
?、?在建筑、工程等施工和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報廢料、殘余物質等建筑廢物;
?、?畜禽和水產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動物糞便、病害動物尸體等;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作物秸稈、植物枝葉等農業廢物;
?、?教學、科研、生產、醫療等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動物尸體等實驗室廢棄物質;
?、?其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
5. 開展危險廢物鑒別在采集樣品時需要注意什么?
?。?)采集原則:確保采集的樣品具有充分代表性。
?。?)采集的目的和要求:特征鑒別和分類、環境污染檢測、事故調查和應急監測、綜合利用或處置、環境影響評價、科學研究、法律調查和仲裁。
?。?)采集前需要進行的背景調查和現場踏勘:產生單位、時間、形式和存儲方式;種類、形態、數量和特性;現場及周邊環境;固體廢物實驗的要求。
?。?)采集程序:確定采樣方法;確定份樣量和份樣數;確定采樣點;準備采樣工具;制定安全措施;制定質量控制措施;采樣;組成大樣(由一批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份樣或逐個經過粉粹和縮分后組成的樣品)或小樣(由一批中的二個或兩個以上的份樣或逐個經過粉碎和縮分后組成的樣品)。
?。?)需記錄的內容:采樣點、采樣法、采樣人、采樣日期、樣品名稱、來源、數量、性狀、包裝、貯存、位置、編號、份樣量和份樣數。
6. 樣品采集份樣數的原則有哪些?
樣品采集需要按照《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HJ 298)要求進行,主要原則如下:
?。?)物料越不均勻,份樣數應越多;
?。?)對采樣的準確度要求越高,份樣數應越多;
?。?)物料的顆粒度越大,越不均勻,份樣數應越多。
7. 樣品采集主要包括哪幾種方法?
?。?)簡單隨機采樣法,適用于堆存、運輸中的固態廢物和大池(坑、塘)中的液體、固體廢物,可應對樣品了解很少,采樣分散不影響分析結果的情形。該方法一般按照對角線型、梅花型、棋盤型、蛇型來確定采樣位置。
?。?)系統采樣法,適用于按一*順序排列和以運送帶、管道等形式連續排除的廢物,需按一*的質量時間間隔采份樣。
?。?)分層采樣法,指若一批廢物分為若干層,則在每層中隨機采集份樣。
?。?)兩段采樣法,適用于由許多車桶箱袋等容器盛裝的固體廢物。
8. 檢測不同類型的固體廢物時主要采取哪些分析方法?
?。?)氟化物:離子選擇電機法(GB/T 15555.11)
?。?)腐蝕性:玻璃電極法(GB/T 15555.12)
?。?)總磷:偏鉬酸銨分光光度法(HJ 712)
?。?)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1)、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HJ702)
?。?)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GB/T 15555.3)、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HJ 702)
?。?)六價鉻: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4)、硫酸亞鐵銨滴定法(GB/T 15555.7)、堿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87)
?。?)總鉻: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5)、直接吸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6)、硫酸亞鐵銨滴定法(GB/T 15555.8)、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50)、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49)
?。?)銅鋅鉛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鉛和鎘的測定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87)、鉛、鋅和鎘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86)、鎳和銅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51)
?。?)鎳: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9)、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 15555.10)、鎳和銅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51)
?。?0)金屬元素:22種金屬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HJ 781)、金屬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 766)
?。?1)有機磷農藥:氣相色譜法(HJ 768)
?。?2)有機質:灼燒減量法(HJ 761)
?。?3)揮發性有機物:頂空-氣相色譜法(HJ 760)、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HJ 643)
?。?4)揮發性鹵代烴: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14)、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13)
?。?5)酚類化合物:氣相色譜法(HJ 711)
?。?6)二*英類:同位素稀釋高分辨氣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HJ 77.3)
9. 危險廢物鑒別主要有哪些法規標準規范?
?。?)《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附件一:應加控制的廢物類別;附件二:須加特別考慮的廢物類別);
?。?)《國*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
?。?)《固體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GB34330);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 5085.1~7);
?。?)《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HJ 298);
?。?)《福建省危險廢物鑒別管理辦法(試行)》(閩環保防〔2016〕6號)。